跨境MCN指的是Multi-Channel Network的縮寫,又稱多頻道網絡,一種網紅經濟運作模式中國的MCN機構出海開始于2016年,中國的MCN機構自此開啟了在內容創(chuàng)作、網紅孵化、商業(yè)變現上的全面探索,也有MCN機構早早開啟了海外平臺短視頻內容的同步更新。
而相對于海外MCN機構在內容創(chuàng)意上的獨樹一幟,中國的MCN機構受益于獨有的互聯網市場環(huán)境和多元化的商業(yè)模式,其關鍵優(yōu)勢在內容電商。抖音、快手等內容平臺早在2019年完成了內部電商系統(tǒng)建設,將“種草”、“帶貨”和“購物”全流程融入平臺內部,依靠這些平臺生長起來的MCN機構逐漸成熟。
東南亞市場作為現在跨境商家入門的優(yōu)選目標,近年來市場規(guī)模變得越來越龐大。2022年RECP落地帶來的關稅減免和貿易利好,更是促使大批出海商家涌入東南亞。網紅的崛起帶動了全方位品類的發(fā)展,紅人盈利方式也更加多元化了。除了普通商品的廣告植入,服務類App的推廣、直播帶貨、乃至產品的定制生產,都已成為跨境MCN機構的收入來源。
區(qū)別于歐美全然成熟的MCN網紅營銷體系,在東南亞,MCN機構孵化紅人的機制還在逐漸完善。原來找野生的網紅會多一些,現在更多的是機構在定向培養(yǎng)網紅。跨境MCN機構都比較務實,培養(yǎng)目標大多聚焦帶貨能力。這些MCN機構也會復制國內營銷策略到海外市場。例如在直播中準備手卡、直播抽獎、連麥等玩法在海外應用得越來越多。
自2021年開始,由于Facebook、Google等平臺傳統(tǒng)買量廣告的價格上漲、精準性下降,很多商家也開始與MCN機構合作,嘗試網紅營銷。
MCN國內的內容團隊確定商家的核心訴求、產品賣點等,并輸出半成品,再由各地區(qū)的本土化團隊來做個性化包裝。而跨境MCN機構和商家的合作形式,與國內大致相同,直播、短視頻、圖文形式均有,不過短視頻和直播因TikTok的風靡而更受關注。在新興市場,例如東南亞,紅人推廣單條視頻成本基本不超過100美金,有些甚至可以免費合作,只需商家提供樣品即可。東南亞網紅年齡普遍偏小,創(chuàng)作力豐富,內容真實,適合新品牌打造,不過內容專業(yè)度還不算高,有時需要品牌協助把控細節(jié)。